伊斯兰:信仰帝国
普通美国人心中全世界的穆斯林都一个样子﹐他们念【古兰经】﹐手里端着自动步枪﹐女人蒙着头﹐男人留大鬍鬚。但是这部影片告诉观眾﹐世界上的医院体制是穆斯林创造的﹐他们也是最早掌握了切割钻石的技术﹐古希腊的哲学着作是被阿拉伯人挽救出来然后再传授给欧洲人﹐他们把印刷术在数百年后才教会欧洲人。当古代住在欧洲北方森林里的日尔曼人穿着生皮夹克﹑经常不洗脸﹑吃生肉喝麵糊糊的时候﹐穆斯林世界已经造起了金碧辉煌的王宫和清真寺﹐那里的人每天洗澡﹐穿绸缎﹐洒香水﹐坐在厚厚的地毯上享受美味佳肴﹐谈论天文地理﹑希腊哲学。这是美国第一部伊斯兰文化的文献片﹐描述从1400年前开始的第一个千年的文化发展和科学进步﹐具体的年代是从570年先知穆罕默德传播伊斯兰到1566年奥斯曼帝国苏莱曼大帝。在伊斯兰兴起之后﹐阿拉伯人建立了强大的帝国﹐注重发展经济﹑文化﹑贸易和科技。穆斯林发明了用阿拉伯数字的数学原理﹐在科学﹑医学﹑光学﹑天文学﹑哲学﹑法学领域中遥遥领先全世界一千多年。《伊斯兰:信仰帝国》是 PBS 的一部史诗纪录片,记录了伊斯兰教从 7 世纪在麦加和麦地那的起源到 1000 年后奥斯曼帝国的辉煌的历史。 西方对伊斯兰教的妖魔化由来已久,可以追溯到11世纪末的第一次十字军东征。这部纪录片通过展示伊斯兰文化的丰富性以及在欧洲大部分地区跌跌撞撞地度过黑暗时代时伊斯兰教在保存和发展东西方古代智慧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来纠正这种平衡。穆斯林医生、数学家和天文学家拓展了人类知识的界限,穆斯林建筑师创造了一些世界上最美丽的建筑。 伊斯兰教还对关键人物提供了令人着迷的见解,从穆罕默德本人——一个简单的商人,他对单一神的愿景将交战的部落打造为一个国家——到穆罕默德和苏莱曼等伟大的征服者,他们统治着一个从西班牙延伸到埃及的帝国。印度。这种信仰本身得到了清晰的解释,对历史学家和宗教学者的采访让人们认识到它的简单性以及它在巨大的文化变革(如 13 世纪的蒙古入侵)中幸存下来并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大的方式。伊斯兰教在西方经常被误解,但这部精彩的纪录片有助于澄清事实。 ——西蒙·利克
一百年的笑声
CCTV-10在2002年大年三十晚上将向广大观众奉献一台以相声为主题的春节特别节目《一百年的笑声》。此次特别节目是《人物》栏目为实践中央电视台科学教育频道“科技过年文化过年”的新理念,于2002年春节来临之际制作完成的。在长达四个小时的节目时间里,观众将聆听到几代相声演员、研究者及普通百姓亲口讲述相声的发展,欣赏到李德钖、张德泉、张寿臣、马三立、常宝堃、侯宝林、马季等相声名家的精彩片断,领略相声这一倍受观众喜爱的艺术形式所独具的魅力。《一百年的笑声》虽然以相声为主题,但却是用纪录片的形式,透过对相声等曲艺的追述来展示普通百姓当年的娱乐文化生活,回忆演出如何从“撂地”、“上堂会”到茶园再到剧场;相声艺人又如何从过去江湖艺人到新社会的文艺工作者。展现相声这一行当又如何与当时的社会生活交互影响,不断提高、改进,从而最终成为观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曲艺形式。概括起来,此次春节特别节目有以下亮点值得收看:1.几代相声及其他曲苑名家讲述他们坎坷而传奇的艺术人生。这里包括马三立、马季、马志明、董湘昆、孙书筠、花五宝、常宝华、侯跃文、等几十位艺术家,他们的表演曾令观众大饱耳福眼福,而他们情真意切的口述同样幽默生动,耐人回味。2.一些曲苑名家绝对难得一见的演出画面或录音资料重现荧屏。为了丰富节目内容,扩大观众的收视率,此次特别节目的摄制组从上千段曲艺作品中筛选出若乾精彩的片段以飨观众,而其中有些片段绝对称得上是稀世的珍品。比如老一辈相声艺人李德钖(艺名万人迷)、张德泉(艺名张麻子)1908年的灌制相声唱片;张筱轩、刘宝全分别于1908年和1925年灌制的京韵大鼓;王佩臣1932年的铁片(乐亭)大鼓;焦德海、刘德智1932年的相声以及花四宝1935年灌制的梅花大鼓等等。3.曲苑艺术家、专家与普通群众各抒己见,知识、娱乐熔淬一炉。在此次特别中,几代艺人的亲历口述,相声研究专家见仁见智的品评看法,以及普通百姓所见证和感受的相声与时代生活的升沉变迁,从多层面、多角度展现了相声发展所折射出的社会生活。这些汇同贯穿于节目始终的艺术家们精彩的演出片断及众多真实的历史画面,令观众在增长知识、娱乐身心的同时,享受到一份不可多得的春节文化大餐。一百年的相声,《一百年的笑声》,让我们在相声的发展历程中感受百年沧桑,在笑声的陪伴下迎来新世纪的又一个新年。
归途列车
《归途列车》 是中视远方(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出品的一部纪录片 [1]  。影片由范立欣执导,张昌华、陈素琴、张琴主演,于2010年1月在圣丹斯电影节进行了首映 [2]  。 影片讲述了张昌华和陈素琴夫妇为了子女学业来到广州打工,但女儿丽琴最终选择退学离家的故事 [3]  本片获得《青年电影手册》2011年年度纪录片大奖。本片获得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的VPROIDFA奖。1990年,家住四川广安区回龙村的张昌华(张昌华饰)和陈素琴(陈素琴饰)两夫妻为了能让家里过上更好的日子,也为了让张琴(张琴饰)和张阳(张阳饰)姐弟能接受良好的教育,有朝一日可以摆脱像他们一样在农村的艰苦生活,毅然离开一对幼年的双子女去广州打工。他们辛苦的赚钱往家里寄钱,几年才能回去和家人团聚一次过一个年。平时只能姥姥生活的姐弟对他们早已产生了生疏感和冷漠。但女儿张琴像很多这个年纪的叛逆少年一样,不听劝告毅然退学,重蹈了父母的覆辙,从村里离家去广东打工……16年前,张昌华(张昌华饰)和陈素琴(陈素琴饰)夫妇俩跟随打工潮,离乡背井来到广州打工。他们唯一的希望与安慰是能够用辛苦赚来的微薄收入抚育他们留在家乡的一双子女,让孩子能读书,有朝一日离开农村到城市生活。然而,由于他们常年在外打工,无暇顾家,日渐成年的女儿张琴(张琴饰)以激烈的叛逆行为宣告了对父母的抗议,无情地宣判了父母梦想的破灭。张琴选择了退学离家,成为新一代的外出打工妹,从广州的服装厂到深圳的夜店,女儿的一次次选择刺痛了父母的心 [4]
摄氏零度·春光再现
《摄氏零度·春光再现》是泽东电影公司出品的电影,由关本良执导,张震、张国荣、关淑怡等人主演,讲述了两个男人的爱情故事,于1999年在中国香港上映。黎耀辉(梁朝伟)和何保荣(张国荣)互换过名字和身份;黎耀辉曾为何保荣自杀过;他们之间曾经出现过一个女人(关淑怡)……作为《春光乍泄》的工作人员重返阿根廷拍摄现场拍摄的该片,混合剪辑了许多如上的电影上映版中没有的片段,并有王家卫、梁朝伟等人拍摄《春光乍泄》过程中的诸多真实心情记录。《春光乍泄》原来的故事大纲是“布宜诺斯艾利斯情事”,是说何保荣(梁朝伟)来到阿根廷替他父亲处理善后,却意外发觉他父亲在当地有个同性情人,好奇心使其萌生与同性交往的念想。而原来故事的主场景,也不是上映版中最常出现的探戈小酒馆,而是从一家当地的中国餐馆开始的。 本片是《春光乍泄》的工作人员与制片秘书及场记重返阿根廷拍摄现场,混合剪辑了许多电影上映版没有的片段,真实人生中穿插着戏里的浮光掠影,让人感到曲终人散的落寞。 在本片中,我们看到了唯一女主角关淑怡被删去的种种画面,以致于《春光乍泄》最后成为了同志片,我们也看到了原来戏里梁朝伟在张国荣离去后选择了自杀,留下暗恋他的关淑怡一人愁怅。还有原先的故事大纲“布宜诺斯艾利斯情事”(Buenos Aires Affair),是说梁朝伟来到阿根廷替他父亲处理善后,却意外发觉,他父亲在当地有个情人,而且是个男人。 原来故事的主场景,是从一家当地的中国餐馆开始的,不是上映版最常出现的探戈小酒馆。我们还看到,受到制作变量的拖延,大队人马困在阿根廷数个月,也许正因为离乡背井,反而造就了《春光乍泄》里每分每秒饱胀的乡愁。[
战争存亡录
1933年,劳瑞•卡恩、科特•弗契尔、伊娃•海曼还是不怎么记事的孩子时,生活在德国、捷克斯洛伐克和奥地利的犹太人,几乎没有一个人能预见到自己的生活将要发生什么样的巨大变化。大人们如此,那些跟父母撒娇要蜡笔、在草坪上踢球、和爷爷奶奶一起逛商店的孩子们就更没有想到,他们的幸福童年眼看就要结束。1938年3月,随着德国纳粹不费一枪一弹地占领奥地利,将奥地利并入德国的版图,孩子们的童年划上了一个黑色的句号。起初,劳瑞•卡恩、科特•弗契尔、伊娃•海曼们并没有意识到战争将给自己的生活带来多大的变化,但当有一天早上醒来,透过玻璃窗看见满大街都是臂章上挂着纳粹党徽的士兵时,想到出逃的犹太人这才发现已经来不及了。半年过后的11月18日,德国纳粹已经抓捕了近两万名犹太儿童。当时的国际社会中,英国是唯一一个对外来移民比较宽松的国家,尽管美国国会通过一项议案,同意有条件地接受犹太儿童移民,但焦虑中的犹太父母们还是最终选择将孩子们送往英国。在输送犹太儿童行动负责人诺伯特•沃伦郝姆和尼克劳斯•温顿等人的努力下,第一批起程送往英国的犹太儿童被集中在哭泣和眼泪汇成一片海洋的站台。汽笛拉响的那一刻,所有来送行的父母再也控制不住激动的情绪,随着开动的列车跑出好远。经过几个昼夜的行驶,列车抵达荷兰。在荷兰港口,劳瑞•卡恩、科特•弗契尔、伊娃•海曼和其他2500个犹太孩子登上了丹尼拉号客船。从德军鱼雷下逃生的孩子们在海上颠簸了整整两个月后,终于抵达英吉利海峡。让孩子们感到欣慰的是,被英国人收养的孩子们又重新回到了教室,而且还能够通过书信得知远在德国、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的父母们的消息。然而,短暂的归宿感随着英国的参战和1943年奥斯维辛集中营传来的消息而告结束。此时的孩子们有的已经长大成人。为了倾泻对法西斯的控诉和获得一张能返回原籍的通行证,不少的孩子穿上了英国士兵的军服,经过短暂的训练之后,奔赴了抗击法西斯的最前线。但尽管如此,对于英国国会和英国人民挽救了10000多名犹太儿童,并让他们活到战争结束,幸存下来的劳瑞•卡恩、科特•弗契尔、伊娃•海曼都心存最深沉的感谢。这是一部史料详实的记录片。华纳兄弟电影公司和美国哥伦比亚特区华盛顿大屠杀纪念博物馆联合制作的本片,以其二战中输送和挽救犹太儿童这一真实的历史事件为主线,通过二战幸存遗孤的回忆,记录着纳粹法西斯的罪行,以及给人类带来的梦魇般的伤痛。贯穿影片的虽然都是幸存遗孤的回忆和真实、珍贵的历史照片,以及黑白影像的流动,但其震撼力决不亚于场面制作宏大的任何一部反映二战题材的影片
*
*